從葫蘆淌東邊上了斜坡,雖然這邊要靠雙腿純步行。
但是這邊離百貨大樓近。
百貨大樓就在兩條主道的橫行道上。
也是從供銷社門市部去供銷社倉庫的必經道,李冬去供銷社倉庫買兩次布,路過兩次。
![]() |
![]() |
成衣針織類的輕巧商品在二樓,大件商品在一樓。
盆瓶鏡也在一樓。
自行車只有二八大槓,還只有擺放的樣品一輛。
李冬趕忙開票交了錢。
然後再買去盆瓶鏡。
白瓷紅花帶喜字臉盆一個,紅雙喜熱水瓶一個,雙喜痰盂一只,被包裝紙封好的紅雙喜鏡子一只,木梳子一對。
捧着裝滿了的盆,回到售賣自行車處,交發票準備推自行車。
卻被一箇中年婦人攔住。
“姑娘,這自行車是你買的?”
李冬點頭。
“可以讓給我嗎?”
李冬搖頭。
“姑娘,我小弟好不容易要結婚了,這自行車是必需品,你……”
李冬還是搖頭:“阿姨,不是我沒有成人之美的心,是我大哥終於說上媳婦了。”
“可是對方說沒有三大件也必須要有自行車。”
“這不,家裏東拼西湊,好不容易借夠了錢和工業劵,就派我來買了。”
“後天就是正日子了,這輛自行車還是唯一的一輛,我真的不能讓給您,要不,您去市裏看看去?”
明明穿着的確良襯衫,滌卡褲子,腳踩大圓頭皮鞋,還對她一個土妞哀求,她信才怪。
中年婦人沒想到對方比她還着急,她露出微笑:“你說得對,我去市裏看看,順便把手錶也給買了,給你添麻煩了。”
李冬搖頭:“沒事,不麻煩。”
幾句話的事情,訴個苦的時間,能有多麻煩?
取了車,李冬看了看手上的盆瓶鏡。
取下肩膀上的布包,把盆鏡痰盂和梳子都塞進布包裏。
一手拎着熱水瓶,一手推着自行車。
中年婦人還很熱心的幫忙扯着包口,教她怎麼把東西塞進包裏,並幫她拎着熱水瓶出了百貨大樓。
“謝謝阿姨。”
李冬對中年婦人道謝,推着自行車與中年婦人背道而行。
沒能耐一只手騎這種大自行車的李冬,只能推着走。
到了那條髒亂的巷子口,李冬就收了熱水瓶和布包裏的東西,推着自行車進了打金師傅的院子。
打金師傅見到她來了,把東西都端上來給她檢查。
看着左右兩盤毫無二致的金銀鐲子和長命鎖,李冬頷首:“師傅的手藝非常高超,哪邊是真?哪邊是假?”
打金師傅指着左邊鐵盤子:“這裏都是真,假的每件底部,同樣有我的印記。”
李冬不客氣地一一查看右邊鐵盤子裏的金銀印記,然後當着打金師傅的面,就把這些新打的金銀裝進鋁盒裏。
再從布包裏‘拿’出假木牌裝進另一個鋁盒裏。
原本的金銀倒進布包中。
付了欠款270元,抓上兩個鋁盒子推車離開。
出了巷子後,就撐好自行車,‘整理’揹包。
當然,兩個鋁盒子趁着裝包的機會收進了空間裏。
原金銀和真木牌先放在梳妝檯上,她還沒有時間整理,還沒有準備容器。
很快,她的布包就癟了。
回頭看了眼巷子,忙推着自行車離開。
跨上自行車,李冬歪歪扭扭的騎向城北方向。
二八大槓啊,男人騎着都得伸直了膝蓋。
大寶這才一米六的身高,騎起來那是一腳接一腳。
左腳用力踩下腳踏,腳踏轉至低處,左腳就懸空了。
右腳踏就升高了,懸空的右腳接到了腳踏,再往前下方用力一蹬,左腳就又接住了腳踏。
屁股在坐墊上一左一右的歪斜着,李冬嘆氣,被那個阿姨打擾的,她忘記叫售貨員幫她把坐墊放到最低了。
她也忘記她已經不是前世的大長腿了。
蜜雪言情小說 https://www.vegpulse.com/
再艱難,也要這麼騎着,總不能學娃兒們掏大梁吧?
坐渡船過了泠江,路過羊角灣生產隊時,李冬被一姑娘攔住。
這姑娘的眼裏明明是嫌棄,還露出虛假的笑容:“你就是我大嫂吧?”
李冬推着自行車往前走,完全不顧攔在車前的姑娘。
邵海燕忙讓到一邊,一臉的氣急敗壞:“你這人怎麼這麼沒禮貌?不但沒禮貌,還眼瞎,我這麼大一個人,你沒看到嗎?”
李冬目不斜視地騎上自行車,留下一句氣死人的話:“什麼東西,嗡嗡嗡的亂叫,吵死人了。”
“你?”
邵海燕咬牙切齒地對着李冬背影喊着:“你個死胖子,等你進了我邵家門,有你好受的!”
騎遠了的李冬依然聽見了,原來是邵家那唯一的閨女啊?
有她好受的?
呵呵,就比比看誰更能肆無忌憚了。
快到牛坳了,李冬帶着自行車進空間整理需要帶回去的東西。
把瓶、鏡和梳子和那套滌卡衣服裝進布包裏,掛上車把再繫緊布包帶。
盆、痰盂和鋁盒子裝進麻袋中,垂放在自行車右邊,用後座的夾子夾住麻袋口。
麻袋口再往右邊翻折後,她扶着自行車後座就出了空間。
心念一動,一袋棉花就壓在了自行車後座上。
李冬忙壓住有些後翹的自行車,用力向前一推,撐腳自動彈回。
再在大梁上橫放着提前買好的米和面,八十斤的細糧,夠吃一些日子的了。
剛從鄉道拐上村路路口,就被匆忙跑來的李二姑給接到了。
“我都來回跑幾趟了,眼看着太陽下山了,你還沒到家,急壞我了,怎麼回來這麼晚?”
李冬幫忙推着棉花袋:“還不是因爲這袋棉花嗎?沒有繩子捆,我推着回來的。”
李二姑心疼了:“怎麼不叫牛車帶回來?”
李冬壓低聲音:“二姑,這個,我單獨買的。”
李二姑明白,這麼便宜的棉花,要是社員知道了,肯定眼紅想分了去:“沒吃中飯呢吧?一會到家先吃飯,吃了飯再說事。”
“嗯嗯。”李冬確實餓了。
李奶奶也等在院門口,見姑侄倆回來了,忙打開兩扇大門,讓寬大的棉花袋子能推進來。
劉大勇很有眼力見的和媳婦擡棉花袋子。
李爺爺幫忙扶着自行車。
李冬趕忙抓着後座的麻袋,給取了下來,又解開車把上的布包,一手一個跟在李二姑身後進堂屋。
李奶奶一一拎下了大梁上的四個袋子:“大寶,這個米袋子太滑了,怎麼像塑料?”
李冬暗暗吐舌,還好她在米袋上紮了眼,進了空氣。否則,她更不好糊弄。
“奶奶,這叫尼龍複合膜,能防潮,高檔材質。用完您就給我,下次我就不用花錢買了。”
李奶奶一聽這個袋子還要花錢買,連連點頭應下。
把棉花袋子立在了北牆角,李二姑就招呼着:“趕快準備吃飯吧,大寶還沒吃中飯,一路推着這一百多斤的棉花回來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