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從大牢中的許關河,被釋放以後,便大病了一場,而且病得很嚴重。
梁氏看着病榻上的兒子,既心疼又難過。
她不知道外面的謠言是不是真的?難道兒子真的喜歡那個葉曉晴嗎?不太可能啊!從小到大,她一直跟在兒子左右,她清楚得很,兒子和葉氏見面的次數,都是少之又少,哪裏談得上有情呢?
定是那些有心人在造謠,在陷害他的關河!讓平西王恨上了她的關河,讓兒子飽受牢獄之災的折磨,所以才會病的!
到底是什麼人在針對她的關河呢?好像真的沒有什麼仇家吧?她思來想去的,就是想不出個所以然來!
正在梁氏愁眉苦臉的時候,忽然發現昏迷不醒的許關河,睫毛動了動。
梁氏見許關河有了動靜,急忙湊近,輕聲喚道:“關河,關河,你可好些了?”
許關河緩緩睜開眼,目光中帶着一絲迷茫與疲憊,喉嚨乾澀地發出聲音:“娘,我這是怎麼了?”
梁氏心疼地將他扶起,端來一杯溫水喂他喝下,說道:“你在獄中受了折磨,出來後便一病不起,可把爲娘嚇壞了。”
許關河的眼神逐漸清明起來,腦海中浮現出葉曉晴的面容,心中不由自主地,感覺到一陣絞痛。
他知道,自己在獄中時,滿心都是對葉曉晴的思念與擔憂,生怕她因自己的事情受到牽連。
“娘,我想見見葉曉晴,可好?”許關河虛弱地問道。
梁氏面露難色:“關河,你與平西王妃身份有別,如今的葉曉晴,乃是堂堂的平西王妃,被那平西王爺獨寵着。咱還是不要動些別的心思吧?
況且外面如今謠言四起,說你與她……這時候見她,恐怕不妥。你這次的牢獄之災,也是因爲這件事情,都鬧成現在這個樣子了,你怎麼還在鑽牛角尖呢?”
許關河苦笑:“娘,我知道您在顧慮什麼。可我與葉曉晴之間,清清白白,從無半點逾矩之處!我只是想確認她是否安好。”
梁氏看着兒子堅定的眼神,無奈地嘆了口氣。她知道兒子的性子,一旦認定了的事情,九頭牛都拉不回來。
梁氏沉銀了半刻,才說道:“那娘去幫你打聽打聽吧,看看能否安排你們見上一面,但你要答應娘,不可做出不合規矩之事!那葉氏女可是我們的大恩人!千萬不可壞了人家的名聲!”
許關河聽到母親答應了,欣喜得連連點頭:“母親放心,兒子知道把握分寸的!”
梁氏離去後,許關河獨自躺在牀上,思緒飄回到與葉曉晴上一次見面的時候。
那還是父親病重的時候,侯府上下無人出面主持大局。
是葉曉晴優雅從容地指派下人,各司其職。
他記得那天的葉曉晴身着一襲淡藍色的長裙,如仙子下凡般美麗動人。
蜜雪言情小說 https://www.vegpulse.com/
她的笑容溫婉,舉止優雅,他曾經趔趔趄趄地奔向她,嘴裏喊着:“小姐姐!小姐姐!”
他是這樣稱呼她的嗎?他竟然喊她小姐姐?其實自己要比葉曉晴年長几歲呢!
是她爲他找醫者治療,才有了他許關河的今日榮耀!他是不會害她的,絕不!他也不許別人加害於她!
翌日,梁氏一個人出了狀元府,直奔平西王府,求見葉曉晴。
爲了兒子,就算是讓她跪求、讓她磕頭,她都無所謂!只要能求得葉曉晴,與兒子見上一面,也算是了結了兒子的一個心願吧!
平西王府。
葉曉晴與平西王,兩個人正坐在廳中,研究抓捕江湖郎中的事情。
忽見守門的護衛來報:“啓稟王爺、王妃,狀元府的梁氏求見王妃!”
![]() |
平西王轉眼看向葉曉晴:“狀元的母親,又來求見了?”
葉曉晴凝眸,微微頓了頓,才說道:“請她到偏殿等候吧!”
看到報事的護衛下去了,葉曉晴才說道:“王爺,這梁氏曾經於我有恩,今日來府上,必是有事情了。妾身前去看看,王爺先忙。”
平西王微微頷首,對於自己的王妃,他是有絕對的信任的。
看見葉曉晴轉身出去了,他又開始研究起他的部署了。
偏殿中,梁氏在護衛的帶領下,緩緩而來。
梁氏看到端坐在上的葉曉晴,慌忙上前施禮:“民婦見過王妃。”
葉曉晴擺手道:“大夫人免禮,過來坐吧!”隨即又吩咐下人奉茶。
看到下人都出去了,梁氏“撲通”一聲跪倒在葉曉晴面前,淚水奪眶而出。
她雙手緊緊拉住葉曉晴的裙襬,聲音顫抖且哽咽:“王妃,老身求您了。關河那孩子,自獄中出來以後,便一病不起,心心念念都是您的安危。
老身知道身份有別,可他對您絕無半分不敬與褻瀆。他只是純粹地仰慕您,擔憂您受謠言所累。
如今他病體孱弱,若不能見您一面,恐怕性命堪憂。老身這做母親的,實在是不忍心。
王妃您菩薩心腸,就可憐可憐我的關河,去見他一面吧。哪怕只是說上幾句話,讓他知道您安好,也能讓他有了活下去的希望。老身願爲您做牛做馬,報答您的大恩大德。”
梁氏額頭緊貼着地面,身體因抽泣,而微微顫抖,只盼葉曉晴,能應允這一請求。
葉曉晴見梁氏,如此情真意切地跪求,心中不禁泛起一陣悲憫。
她趕忙俯身攙扶起梁氏,神情凝重,又帶着幾分無奈:“大夫人,您且先起身,莫要這般。我理解您作爲母親的擔憂與焦急,可我身爲人婦,需得顧及王爺與王府的聲譽。
但我也並非鐵石心腸,許大少對我的這份情誼,我雖不能迴應,卻也不願見他,因我而陷入絕境。
我會隨您去見他一面,但僅此一次,且需極爲隱祕,絕不能再給旁人,落下話柄。
我會向許大少表明我的心意,讓他莫要再執着於這份情感,也望他能早日康復,將心思放在該放之處。”
葉曉晴語調平和,卻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堅決,她深知此舉冒險,卻又不忍拒絕,一位母親的苦苦哀求。